这是11月15日在荷兰海牙市拍摄的一幅荷兰极右翼自由党领导人维尔德斯的竞选宣传画。
在近日结束的荷兰议会选举中,极右翼政治人物维尔德斯领导的荷兰自由党获得大胜,拿下议会150个席位中的37席。在社会政治日益碎片化的荷兰政坛,不被看好的极右翼政党异军突起取得如此有影响的选战胜绩,再次引起国际社会对欧洲极右翼政治力量的高度关注。未来维尔德斯的自由党极有可能联合其他党派组阁成功,他本人也可能会出任下一任荷兰首相。荷兰政坛急速“右转”不仅会给本国政治带去重大变化,也必将对未来欧洲政治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
过去几年,意大利兄弟党、希腊极右翼政党斯巴达人党、芬兰右翼正统芬兰人党等欧洲右翼政党强势崛起,与德法传统右翼政党相互应和,在欧洲政坛刮起了一股声势浩大的“政治旋风”。
欧洲右翼政治势力的崛起对欧盟在欧洲政治中的主导地位与内部决策的统一性构成了不可忽视的挑战。右翼政党公开反对欧盟赖以维系的“大欧洲主义”政治理念,强调本国利益优先的政治原则,在国家主权、经济政策、移民政策、社会文化价值理念、环境保护政策等诸多领域公开挑战欧盟的权威地位,甚至不惜以退出欧盟相威胁。本次荷兰大选中胜出的极右翼自由党就明确表示希望就荷兰“脱欧”进行全民公决,对于荷兰应该“脱欧”的政治立场没有一丝妥协。荷兰极右翼政党胜选对于即将举行大选的欧洲中部地区国家起到了极为强烈的示范效应。如果得到欧盟内部素来具有战略自主意识的国家支持,欧洲右翼政治势力对欧盟内部决策机制必然会形成有力冲击,也必将影响欧盟在体制改革、对外经贸政策、气候治理、乌克兰危机等一系列问题上的政治立场,迫使欧盟作出调整以求维护内部统一。
如果说欧洲右翼政党在国家安全与地缘政治领域存在一定分歧,那么在反对外来移民问题上则空前一致。近年来,欧洲国家总体经济增长乏力,社会民生问题日益凸显,反对外来移民的政治态度在普通社会群体中的认同度日显增强。以荷兰为例,一种在荷兰国内颇为流行的民粹主义观点认为,外来移民损害了本土族群的经济利益,给荷兰造成了严重的社会民生问题。尽管自由党在外来移民问题上的政治立场有所软化,但是未来荷兰政府采取保守主义立场的趋势不会改变。在欧洲范围内,反对外来移民的右翼立场不仅大大增加了社会内部族裔矛盾冲突的可能性,也根本背离了欧洲一体化原则下欧盟范围内劳动力自由流通的政策。
欧洲极右翼政治力量的发展,直接体现了欧洲民众对国家社会政治治理体系的不满,与日益严峻的社会经济民生问题存在根本联系。现实民生危机是极欧洲右翼政治力量空前壮大的温床。极右翼政党从政治边缘地带走向政治舞台的中央,甚至成为执政党,背后是欧洲民众强烈的情绪表达。以荷兰为例,自由党关于社会民生问题的选举议题引起了荷兰国内广泛共鸣,也给荷兰政坛带来了不少新意。在选举过程中,该党屡屡提到要解决住房问题和通货膨胀,表达了对经济下行的担忧,声称代表“普通人的利益”。
欧洲政坛风云突变,集中体现了弥散在当前欧洲政治生活中的社会治理危机,也深刻反映了欧盟成员国对欧洲现行政治文化的普遍不满。极右翼政党在欧洲范围内获得大量选民的支持,不是一个偶然的政治现象。普遍存在于欧洲国家的现行选举制度直接导致了政治碎片化的局面,多党联合政府无法切实有效地解决社会民生问题。事实上,大量外来移民为欧洲发达国家的经济作出了切实贡献,但是宗教文化信仰体系的内在差异与排斥,导致欧洲国家内部始终无法形成统一的民族文化共同体。
究其根本,当前欧洲社会政治文化模式源自西方现代资本主义文明内在精神价值。深嵌在欧洲文明生活中的自我利益原则与对抗性文化意识,主导了欧洲国家社会发展的基本模式与价值取向,出现极右翼政治意识形态是必然的结果。欧盟成员国的社会治理危机是欧盟政治治理模式的缩影。如果欧洲始终停留在冷战意识形态的藩篱之中,无视当前世界政治发展的客观现实与基本规律,等待欧盟的恐怕将是更为严峻的政治考验。
作者:孙盛囡
文:孙盛囡(作者系上海政法学院语言文化学院副教授) 高健(上海外国语大学欧洲智库研究中心主任) 图:新华社 编辑:沈钦韩 责任编辑:刘畅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